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十四五” 时期,我国出台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实施农业生产 “三品一标” 提升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双减。到去年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 7.5 万个。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如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这不仅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三品一标”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具体包括:
1.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其核心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需求。
2.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兼顾环境保护和产品品质。
3.有机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其核心是倡导自然、生态的生产方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4.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该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以及特定生产方式,并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它体现了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有助于保护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三品一标”的推行,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健康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