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行业资讯
项目考察|福州烟台山的“逆生长”密码
发表时间:2025-08-19 09:57

关键词: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城市更新

项目位置:福建福州烟台山历史街区

更新范围:9公顷历史街区+47栋文保建筑

时间历程:6年微更新 vs 160年历史

更新成绩:在地居民留存率82% | 年轻客流增长300%

利用忙里抽闲的年假,我站在烟台山斑驳的石板路上,看着爬满藤蔓的西洋廊柱与隔壁潮牌店的霓虹灯牌共享同一缕夕阳——这座曾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历史街区,正用一场“针灸式更新”上演着老城逆袭的绝佳样本。

在往期的工作经历中,我也遇到过不少城市更新类型的项目,每每遇上,都避开不了老街更新的“灵魂三问”:历史建筑=博物馆展品?商业开发=千篇一律?社区活化=腾笼换鸟?

怎么保留街区原有的历史风味,又不会缺失新颖和趣味的,已经成为城市更新项目中令我头疼的问题。

但是在烟台山这个项目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份答案。

在这里,哥特式教堂变身脱口秀剧场,修女窗花下飘出年轻人的笑声。店主们把网红奶茶店塞进民国邮局,特调饮品名叫“1921年的情书”。原住民阿婆在改造后的骑楼下卖茉莉花手串,成了小红书爆款打卡点。

项目考察|福州烟台山的“逆生长”密码

项目考察|福州烟台山的“逆生长”密码

学校就静静伫立在烟台山上方,教堂旁边,用年轻的生命守护这座拥有历史底蕴的街区。

在游览的道路上,我遇见当地的一位老师,见我们是游客,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街区的特色、历史文化与巷子里的“黄金”打卡点——他说到了秋季,石厝教堂前的银杏树,秋季落叶被做成“时空明信片”扫码AR叙事,本地人也喜欢来树下拍照赏景。

我注意到,沿线的红墙面上,有着不少镂刻着诗句的金属铭牌,和有着美好寓意的拼贴字画。大概是附近学校学生的贡献作品,也可能是别的。已经磨损了一部分,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游客的抚摸造成的。

项目考察|福州烟台山的“逆生长”密码

项目考察|福州烟台山的“逆生长”密码

在观察中,我留意到,街区里面大部分建筑皆保留了建筑外立面“皱纹”,内部植入钢结构“骨骼”:教堂彩窗与全息投影共舞,老旧民房与新潮装置同框。这种毛细血管一般的修复手法,难度或许不大,但胜在繁琐。

项目考察|福州烟台山的“逆生长”密码

项目考察|福州烟台山的“逆生长”密码

我逛了不少商铺,这些引入寄生店铺的模式,给游客带来不少惊喜,也为街区带来不少活力:古玩店二楼藏着手冲咖啡实验室,古朴的木门打开是个性的复古时装店,两层楼的街角建筑里面装着令人放不下手的有趣文创玩具......我粗略数了数,27间商铺中,有13家都是“历史定制款”,其中还有很多福州特色文化、农产品等融入其中。游客在逛街的途中,便能领略到这座城市的韵味与潮流。其间还有不少新颖的艺术展览、与本地居民生活产生友好互动的节日活动,热情的摊位叫卖消融在福州八月的热浪中。

可见,真正的更新不是给城市化妆,而是帮它找回“少年感”——当我看见穿汉服的姑娘举着冰美式从林觉民故居前跑过,而我也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看到这一幕,我就知道烟台山成功了,而我心中对于城市更新与乡村旅游规划的蓝图未来更加的明确了。

上一篇:新农业的破局方向下一篇:石缝开花-乡村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案例研究